乡村振兴示范村怎样建

2024-05-10 03:52

1. 乡村振兴示范村怎样建

法律分析: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要求,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法律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乡村振兴示范村怎样建

2. 想问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如何规划与打造呢?

我国自2017年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示范村则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参考,北京绿维文旅作为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双甲级规划设计院,对乡村振兴及乡村振兴示范村镇的建设具有独到的见解。绿维文旅认为,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认真学习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科学论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建设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打造重点为以下几点:1、坚持农旅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传承利用乡村文化,如建筑文化、剪纸文化、农耕文化等,打造诗情画意别具乡愁的农旅融合项目;利用优秀文化丰富目的地旅游吸引核,如编创实景剧等,进行文旅农的融合。2、坚持引培并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在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中,战旗村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实行全面振兴,未来以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重点。乡村可将教育发展为核心产业,建立乡村振兴理论教育实践基地,不仅对内提供人才、吸引人才,且可对外培养人才、输送人才。3、坚持以文化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是乡村的根脉所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大历史遗存遗迹保护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优秀乡风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4、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深入整治乡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描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也可吸引众多游客,使乡村旅游呈现全面开花、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5、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应抓党建,强引领,形成以党总支为核心、党支部为基础、党员为主体、群众共同参与的动态开放的党建工作体系。绿维文旅是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双甲级”综合规划设计院,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单位,为县域乡村振兴提供系列化解决方案,为村庄规划、乡村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现代农业园区、生态园、农庄、农场、酒庄、民宿客栈等农旅融合项目的开发运营提供创意落地的规划设计。’

3.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什么意思

意思有很多。乡村振兴规划是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思想,在技术层面上涉及的内容较多,结合中国城乡规划网的案例,简要总结以下几点:1、能否站位区域发展基础,资源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基本点。农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考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尊重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农业产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持续活力建设的重要支撑;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延伸和内涵(来源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专家观点)。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什么意思

4. 乡村振兴示范点有哪些?

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点有:
1、河南兰考蜜瓜产业基地
2、安徽金寨香菇产业基地
3、福建宁德古田银耳产业基地
4、山西大同黄花产业基地
5、江西赣州赣南脐橙产业基地
6、高青黑牛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
7、湖南资兴东江湖蜜桔产业示范基地
8、贵州黄岗侗寨“美丽村宿”基地
9、内蒙古新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畜牧产业基地
10、“沂源红”富锶苹果生产基地

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乡村衰落,大量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有的国家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吸取和借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使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5. 乡村振兴规划项目

您好,乡村振兴规划项目简要来说有以下几项: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项目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三、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
四、现代种植业提升工程项目
五、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乡村振兴规划项目

6.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美丽乡村如何规划建设?

产业谋划要对路,不搞强迫命令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缺乏产业的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文则文”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发掘农村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载体新模式,规划发展一批符合地方特色、发展潜力较好、竞争优势明显、带动作用较强的农业产业。在产业谋划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生搬硬套,确保产业规划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意愿。
基础设施要便民,不搞表面文章
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要坚持把满足群众需要、方便群众使用作为第一标尺,在充分梳理村庄布局特点、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要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方便群众、影响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确保农村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切忌好大喜功、华而不实、搞表面文章,坚决不搞盲目建设,坚决不上“高大上、假大空”、劳民伤财、引发民怨的基础设施项目。
公共服务要配套,不搞各自为政
着力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是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要以“让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目标,着力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布局农村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体育等各类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要着力改变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彻底消除农村碎片化、低效率的公共服务供给。
生态保护要强化,不搞污染破坏

生态资源是农村最有价值、最具吸引力的资源;绿水青山是农村必须永久保留的底色。要落实生态保护优先的要求,以林地、基本农田、水资源、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点资源保护区等建设要求为依据,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村庄开发边界,统筹考虑生态修复方案及污染防治措施,保护好农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优美环境。要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避免农村生态资源遭到污染破坏。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村庄建设规划的重点,着力解决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建房无序等关系农村民生的问题,让绿色成为农村最靓丽的底色。
历史文化要珍惜,不搞大拆大建
村庄历史文化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要高度重视村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拥有文物古迹、古树古庙、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的村庄,要科学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开发规划,保持村庄的历史文化完整性、独特性和延续性。要坚决摒弃大拆大建、统拆统建等“一刀切”的村庄建设模式,倡导运用“微改造”等方式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建筑、遗迹进行开发利用,厚植乡土文化,留住美丽乡愁,保留乡村风貌。当前,要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底数和现状,大力挖掘“安宁记忆”和“文化基因”,丰富农村历史文化内涵。要坚持既塑形、又铸魂,把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与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农村建筑要讲究,不搞一律刷白
优秀的农村建筑设计不仅能充分展现本村特色传统文化,还能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结合农村实际,充分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元素,使农村建筑既有明显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和个性元素,又满足群众的建房期盼、生活习惯和居住功能。要改变一些地方“一律刷白”的简单做法,着重加强农村风貌整体管控,严格控制农村建筑的风格、颜色、立面及退让距离,精细选择农村建筑材料,严格农村建筑标准和质量,做到依山就势、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精致精美、人见人爱,避免片面追求城市化导致的“不土不洋”“千村一面”。要结合当前机构改革,探索推进农村规划建设体制创新,对城乡规划、住建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人员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强化对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着力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模式。
功能布局要合理,不搞重复建设
合理确定村庄功能布局是促进农村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要在充分考虑村庄自然条件、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利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实施规划建设,推动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村庄建设格局。要综合考虑群众意愿、发展需要、投入水平和资源约束等因素,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不搞一哄而上、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推倒重来、浪费资源。要根据区域总体布局和各片区发展实际,科学划定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编制,避免“一刀切”和“齐步走”,不得强行撤并村庄。
土地利用要精准,不搞闲置浪费
土地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核心资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方式,同时与安宁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进行精准衔接,形成紧密联系、定位清晰、科学严谨、统一衔接的乡村规划体系。要坚持拓增量和盘存量相结合,通过精准调规科学适度增加涉农建设用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地类认定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有效保障乡村振兴建设用地。要精准利用好项目规划范围内的耕地、林地、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等各类型土地,避免闲置浪费,确保物尽其用。
在规划成果形式上,乡村规划还应区别于城市规划的一般做法,要做到因地制宜、简明易懂、易于操作,避免制作长篇累赘、晦涩难懂的文本和图纸,确保制定的规划村民易懂、村委能用、街道好管。

7.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北京市大兴区
2.天津市西青区
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
4.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
5.河北省阜平县
6.河北省魏县
7.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
8.山西省曲沃县
9.山西省临猗县
10.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11.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
12.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
13.辽宁省新民市
14.辽宁省兴城市
15.辽宁省凌源市
16.吉林省东辽县
17.吉林省双辽市
18.吉林省辉南县
19.黑龙江省甘南县
20.黑龙江省宝清县
21.黑龙江省铁力市
22.黑龙江省兰西县
23.黑龙江省延寿县
24.上海市金山区
25.江苏省昆山市

2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27.江苏省宜兴市
28.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
29.浙江省德清县
3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3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32.安徽省金寨县
33.安徽省黟县
34.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35.安徽省岳西县
36.福建省古田县
37.福建省浦城县
38.福建省上杭县
39.江西省井冈山市
40.江西省宁都县
41.江西省武宁县
42.江西省横峰县
43.山东省曲阜市
44.山东省兰陵县
45.山东省龙口市
46.山东省青州市
47.山东省禹城市
48.河南省舞钢市
49.河南省清丰县
50.河南省兰考县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8. 乡村规划振兴要求

法律分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