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楼市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2024-05-19 09:36

1. 1998年楼市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最近网络热点估计就是晒18岁的照片了,最后一批90后随着2018年的到来也开始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了。在感叹岁月催人老的同时,也让我们来看看当年楼市是何等景象。是否也如年轮一样,叹息时间的造化弄人。
有人说98年是中国楼市的分水岭,连续两年的北戴河会议酝酿之后,当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核心内容就是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货币化。继而从1999年开始,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在中国持续多年的分房制度算是戛然而止,象征着中国楼市的另一番景象开始呈现。
我们先来看看98年之前中国楼市的情况:从87年有官方统计房价数据开始,全国房价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一直到1992年,房价维持在单价千元以下,但每年的涨幅还行。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1987年以来的国内商品房平均价格及上涨情况概览》显示,1987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单价408元/平方米,到1992年之前基本维持在每年上涨100元上下的节奏。但93年由于海南房地产的开发热,导致了房价的快速上涨,而在持续一年后随着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房价的上涨又回到正常水平。随着全国推广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1995年工商银行推出第一个商品房贷款,从1995年开始,全国平均房价以每年约200元/平方米的涨幅向上,直至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可以说,98年之前房价还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的。毕竟还有分房和可观的住房补贴制度。
在给大家看一个实例: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北京的平均房价是1750元/,平均工资:221元/月,房价工资比为:7.91。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65年才行,而且当年还没有公积金贷款制度,买房只能全款。有很多人说,当年是福利分房的,但是那只是给国有企业单位的所在企业职工福利。对于新进入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普通人自然是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的,所以还是得按商品房价格全款购买中意的房产。
然而从98年房改开始,中国的楼市可谓是进入了一轮大暴涨时代。就来北京来说,当年亚运村几千块钱一平米的房子,现在已经是将近十万了,差不多翻了十倍。十倍的涨幅,比任何投资收益都高,而且是只涨不跌的商品,没有任何风险。即使是遇到了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中国的楼市依然坚挺。
98年我们算是回不去了,再怎么看当年的房价,我们也只有感叹的气息了。

1998年楼市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2. 为什么2003年以来,中国内地房地产调控失灵?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中国的问题很多都出现在这个问题上。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业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出现的一个投资热潮,中国人的投资理财理念很不健全,盲目跟风的现象很普遍,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各种热潮的原因。
在经济上西方势力和西方资本一直再找机会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中国的房地产热浪西方的资本有了进攻的机会,于是在2003年的全球经融危机之后世界资本开始大量涌进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业,这种资本的流转使人目不暇接,国家资本一时还不能适应这种资本引进的狂热,于是在众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国有资产也被外资整合,这样资本的绑定就成了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基本特性。
房子建完了资本需要回笼,于是开始出现了炒房团,中国的各大银行相继被绑定,按揭成风,于是中国的房地产成了银行的预购品,银行有钱,但是银行也不想亏钱,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抬高房价,这样一个投资怪圈就正式形成,只要中国的银行不破产,中国的房地产就得继续成为银行的资产,于是国家的调控失去了可以平衡的砝码,银行是国家的,自己不能亏这个调控只能是拖延时间等待下一个上涨行情罢了。
每次调控都会上涨,这是必然的,所以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调控失灵是必然的,换做是你掌控国家银行资产你也会这么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