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世纪以来,哺乳动物的灭绝的速度为什么会变成之前的80000倍?

2024-05-17 16:47

1. 从16世纪以来,哺乳动物的灭绝的速度为什么会变成之前的80000倍?

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经历了千万年物竞天择的进化而生存下来的物种,就在一个小时内终结了它坚强的物种进化史.这只是野生动物被人类赶向灭绝之路的一个缩影.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人类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发展的历史。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近200年,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 人的速度减少.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个种加快到每小时1个种.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和139全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

16世纪以来,地球上灭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95种,两栖及爬行类约80种.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类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走私的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成为仅次于军火、毒品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贸易.1只训练有素的猎隼价值5000到20000美元;1只鹦鹉约值4000到40000美元;1公斤麝香价值50000美元;1条藏羚羊绒围巾价值35000美元;1株兰花的价格也可高达2000美元;1株大烛台仙人掌竟可达7000美元.这一切的货币规模至少达到60多亿美元.看到这样一连串数字,也就不难理解野生动植物合法及非法贸易为什么会大行其道了。

从16世纪以来,哺乳动物的灭绝的速度为什么会变成之前的80000倍?

2. 目前世界上有多少哺乳动物面临灭绝。

你好!国家林业局政府网6月11日讯  据美联社2008年10月6日报道,世界上从蟾蜍到老虎等许多动物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其列为极濒危等级。
  IUCN的年度报告称,在世界上5487种哺乳动物中,至少有1/4陆地种和1/3海洋种在可以预知的未来面临灭绝的危险。这是由世界最大的环境机构——IUCN组织160个国家的1.1万名科学家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果。IUCN较早的研究表明,世界上1/8鸟类、1/3两栖动物和1/3珊瑚礁种处于濒危状态。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241/content-416194.html
  IUCN生物学家迈克尔·霍夫曼(Michael Hoffmann)说,物种消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我们面临着物种灭绝速度非常快的局面,现在物种加速灭绝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陆地哺乳动物面临着最大的灭绝风险,79%的猴子和猿处于濒危状态。森林采伐和农田的扩展正在破坏物种的栖息地,如沼泽地受到破坏而使食鱼猫从印度至印尼爪哇的栖息地受到威胁。
  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的海洋哺乳动物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受工厂和农业排污的影响,海豚正受到被捕获和污染的威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老虎保护专家塞比尔·克伦泽多夫(Sybille Klenzendorf)说,大约有30%的动物种面临减少的局面。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如加利福尼亚海湾海豚10年前种群数量就开始减少。而陆地哺乳动物数量,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霍夫曼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种都面临着灭绝和减少,一些种如非洲象和北美洲黑足雪貂已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栖息地的保护、驯养保护和立法防止猎杀,许多动物种得到了保护。但IUCN的报告强调,目前还缺少世界上836种哺乳动物的数据,这些动物有可能已经灭绝。

3. 因人类而灭绝的动物总数是多少

无法确切回答。
 
生物灭绝是自然现象,当一种生物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时,就有可能发生灭绝。
当一种生物种群数量很少时,他们就很脆弱,灭绝的可能性就大。
 
现在生物灭绝速度越来越快,这其中就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活动。据统计
现在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种生物灭绝,但是这些生物灭绝中有多少是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多少是间接造成的,多少是自然的灭绝?这个现在无从考证,主要是间接不好界定,同时数量太大也不好统计。至于历史上因为人类而灭绝的总数那是更不可考了。

因人类而灭绝的动物总数是多少

4. 世界上以灭绝的动物数量


5. 人类多久灭绝?哺乳动物平均繁衍寿命100-200万年

  体型庞大的蓝鲸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约450万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却在几十万年时间里灭绝消失,这些生物具有所有物种的代表性吗?物种在灭绝之前通常能存活多长时间?
  
   事实证明,我们现在找到的答案可能与预期不同,由于生物栖息环境破坏、气候变化和一系列其他因素,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 历史 上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快。一些专家称,当前人类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事件阶段,但即使在地球 历史 上较为平静的时期,答案也会因你所观察的物种类型而有所不同。依据发表在《人类与地球》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动物的平均繁衍寿命为100-200万年。
  
   然而,这个平均值并不适用于所有地质时期和所有哺乳动物。依据2013年发表在《综合动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的平均繁衍寿命为321万年,大型哺乳动物比小型哺乳动物存活的时间更长。对于无脊椎动物而言,它们持续存活的时间更令人印象深刻,其平均繁衍寿命在500万-1000万年之间。
  
   然而,这些数字记录存在一定争议。专家们对任何类型物种在灭绝前的平均繁衍时间并未达到一致观点。化石记录了一支物种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但它存在很大的误差,因为化石形成的条件必须完美,而当一支物种出现和消失时,这些条件并不总是存在的。而且这些长寿统计数据并非总是有效。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首席物种灭绝专家、生态环境保护学家斯图尔特·皮姆(Stuart Pimm)称,他更倾向于从每天、每月或者每年有多少物种灭绝的角度来考虑物种灭绝特征。
  
   皮姆说:“死亡率很容易计算统计,主要是因为一些物种繁衍寿命较长,而另一些物种繁衍寿命较短,因而对于一个生物种类的宏观平均数据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精确。”
  
   物种死亡率,也被称为背景灭绝率,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皮姆认为 历史 上的物种灭绝数据——包括所有时期(但不包括大规模物种灭绝),大约每年物种灭绝率为1百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如果地球上有100万支物种,每年就会有一支灭绝。相比之下,依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目前地球上大约有870万种生物。然而,依据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他专家估计,物种通常以每年1千万分之一的速度灭绝,还有一些物种以每年1百万分之二的速度灭绝。
  
   皮姆指出,当前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任何 历史 速度。甚至是他提出的背景灭绝率的1000多倍。然而,美国俄勒冈州生物多样性中心资深科学家彼得森·柯里(Tierra Curry)称,并非每个人都认同当前物种灭绝是如何加速的。一些专家评估称,目前物种的灭绝速度仅比背景灭绝率快100倍,而在极端情况下,物种灭绝速度会比背景灭绝率快10000倍。
  
   柯里说:“当前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科学家对当前物种灭绝速度的估值存在差异,灭绝率是基于地球有多少物种,以及它们灭绝的速度,实际上没有人知道这两个问题的准确答案。大约90%现存物种(主要是昆虫),可能并未命名识别。如果研究人员不知道某支物种曾存在过,那他们也就不会知道它已经灭绝。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很难判断物种准确灭绝时间,例如:研究人员已多年未见过某种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永远消失,当物种在野外灭绝,其动物园内仍有部分幸存者,这样统计准确的物种灭绝时间就变得很困难。
  
   目前,专家们一致同意的观点是当代物种的灭绝率太高。皮姆说:“物种正在尽可能快地适应生存环境,但最终运气会耗尽,它们适应得不够快,最终走向灭绝之路。”(叶倾城)

人类多久灭绝?哺乳动物平均繁衍寿命100-200万年

6. 人类的出现造成了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

 6500万年前,地球巨霸恐龙灭绝,给其他动物腾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哺乳动物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随着发展,体型巨大的哺乳动物出现,体重是现存犀牛10倍的巨犀、与人类一样高的袋熊、身高约为现存大象2倍的古齿象悠闲地在地球上漫步,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自12.5万年前,这些巨型哺乳动物一个个都走向了灭绝,如今,我们只能通过书本、博物馆的化石等来了解它们。
      虽然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的辉煌时代早已落幕,但是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都在 探索 一个问题:是谁将它们赶下了 历史 的舞台?然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各种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结果。
    人类是罪魁祸首? 
   2018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科研人员记录了过去12.5万年间,哺乳动物的体型、灭绝状况、所在地理位置、气候等数据,以及早期人类离开非洲后哺乳动物发生的变化情况,分析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一般而言,陆地面积越大食物越充足,活动区域越广阔,动物也会长得更大,但是到了更新世晚期,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从面积上来说,非洲大陆比北美洲大,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哺乳动物大小应该介于欧亚和北美洲大陆之间,但是研究人员发现,12.5万年前,非洲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平均只有欧亚大陆或北美洲大陆的一半。而随着人类祖先和古人类的足迹散布到世界各地,各地的哺乳动物个头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当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原始人遍布欧洲和亚洲时,当地的哺乳动物平均数量减半。当后来智人进入澳大利亚后,那里的哺乳动物变小了,大约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大小。而当他们带着更有效的武器到达北美洲之后,那里的哺乳动物个头变得更小。据计算,大约1.5万年前,北美的哺乳动物平均体重从约100千克下降到约8千克,包括美洲大地懒等巨型动物都灭绝了。
      而在研究气候对巨型动物灭绝的影响时,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气候的变化并没有导致更多巨型哺乳动物灭绝。这意味着,人类及其他人属亲戚们要对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负责任。
    环境变化捣的鬼? 
   但是,站在对立面的科学家们可不这么认为。2018年,另一项研究为人类“洗脱冤屈”。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记录了700万年来,非洲东部体重900千克以上的大型食草动物的变化,并调查了期间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他们发现,大约460万年前开始,巨型食草动物的多样性就开始持续下降,这个过程没有人类祖先或其他古人类的参与。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即使是后来直立人出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也没有加快。这说明,人类及其他古人类对大型动物的灭绝影响可能并不大。
   而通过对气候和环境的研究,研究人员倒是有了收获。他们发现,大约500万年前,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下降,这导致全球气温下降。随着气温的下降,非洲大陆变得干燥,雨林消失,草原越来越多。而从数据分析来看,正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生活在那里的巨型动物开始减少。而究其原因,研究人员们认为,已知的许多灭绝了的巨型食草动物大多以木本植物为食,环境的变化使它们的食物减少,从而导致它们灭亡。而大型食草动物的灭绝影响了整个食物链——以它们为食的大型食肉动物也因为食物减少走向了灭绝。
      不仅在非洲,在其他地区,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也伴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DNA的研究整理了1.5万年前起美洲巨型动物的种群变化和时间表,并结合美洲古生物、古环境等相关的放射性碳测定法研究结果,建立了包含大型动物活动时间、灭绝时间、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和环境变化等要素的模型。从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影响更大,而人类在这些动物的灭绝过程中起的作用很小,甚至在早期几乎没有影响。
    责任需要分担 
   而有些科学家却认为,责任不能单由人类或者气候来承担,导致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2019年,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开发了新的数学模型,将从澳大利亚多个地点收集到的数据加入模型中,通过建立时间线的方式来研究澳大利亚的人类与物种灭绝、气候与物种灭绝的关系。结果显示,人类与大约80%的巨型动物共存了1.5万年。但是不管是共存区还是非共存区,巨型动物都出现了灭绝事件。不过在不同区域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不同。在共存区中,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人类的猎杀或者生存资源(比如水)被人类占据导致的,而非共存区中,大型动物的灭绝原因可能主要是气候日趋干燥,食物匮乏。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即使是在人类出现之后,巨型动物的灭绝原因应该也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怪人类猎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也起了很重要的变化。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大型哺乳动物都灭绝这么多年了,研究它们灭绝的原因还重要吗?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去研究?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正陷入又一次“大灭绝事件”,与之前的大灭绝事件不同,这一次与人类的活动分不开。人类的活动不仅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也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如今的全球性变暖就是最好的证据,而这可能正是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从这一点来说,研究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尤其是人类及其古人类亲戚出现之后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原因,能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资料,了解过去大型动物、哺乳动物灭绝的根源,并找出应对地球可能正在经历的又一轮大灭绝事件的方法。

7. 受人类影响,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那么有没有新的物种诞生呢?

动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较艰难,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经灭绝。一般情况下,生物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环境变化是导致灭绝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进入“人类世”的报道刷屏过,不管地质年代表怎么排,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地球正在受人类活动的的影响。
据统计,现在地球上每天都约有75个物种灭绝,科学家们不停的发出警告,我们正走向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当然,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这次大灭绝绝对少不了人类的功劳。
我们很容易看到因为人类而导致某种生物灭绝的新闻,但有证据表明,反过来(新物种诞生)的情况也在发生,而且同样剧烈。

考虑到变异是一代代的积累过程,寿命越短的生物越容易进化出新的物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各种新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原因。
但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可不是病毒和微生物,而是新的昆虫,或者更高阶的哺乳动物诞生。
欧洲老鼠和伦敦地下蚊子
虽然新物种的诞生是个缓慢的进化过程,可能需要数千年或数百万年的时间,但也有更快的过程在我们的见证下发生。
在适当的条件下,哺乳动物有时也可以进化得非常快。大约600年前在马德拉岛上生活的少量欧洲老鼠现在已经进化成至少6种不同的物种。
岛上有很多岩石,老鼠被隔离在不同的壁龛里,最初的物种有40条染色体,但是新的种群有22-30条染色体。

它们没有丢失DNA,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染色体融合在一起,所以现在这些老鼠只能与染色体数量相同的其他老鼠交配,也就是说每一组老鼠都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新老鼠诞生的驱动力是自然条件,下面这个蚊子老兄绝对是人为造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许多人躲在地下隧道里躲避空袭,和他们一起去到地下的还有蚊子。
在隧道里,蚊子找到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在死水中繁殖,以人类为食,而不是它们通常捕食的鸟类。
这些黑暗的混凝土隧道为人类提供了躲避袭击的场所,并将地表上的蚊子与地表下的蚊子隔离开来。

结果是蚊子最终适应了地下环境,它们形成了一个地下种群,不能再与它们地表上的亲戚繁殖,一个新物种诞生了。
这就是著名的在人类见证下被人类影响而出现的新物种——伦敦地下蚊子。
人类活动一直在诞生新物种
几千年来,人类的脚步迈向了全世界,定居在最遥远的地方,而人口迁移意味着物种在迁移的过程中也被带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这种迁移虽然会威胁到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但也可以作为新物种形成的一种机制。
一些被重新安置的物种可以经历快速进化,从而使它们能够建立自己的基因身份,并成为独立的个体种群。
在澳大利亚,70%被研究的引进植物在150年的时间里至少改变了一种形态特征(如株高)。
同时,驯养和狩猎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过去的11000年里,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驯化了474种动物和269种植物,这也导致新物种的出现。

迁移、驯化、狩猎都是人类几千年来所做的事情。但随着新技术塑造我们的环境,人类主导的物种形成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DNA编辑工具CRISPR在遗传学上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生物(它们本身并不是新物种)的继续培育,也可能出现新物种。
人类活动驱动了新特性发展,可能是适应、生存和自然选择目的的结果,但不管怎么样,人类导致物种灭绝的同时也诞生了新物种。
最后
一个特定物种的特征通常是相当稳定的发展,但如果把环境推到正常变异(不是直接死亡)之外时,就释放所谓的“隐性”遗传变异。打开以前不活跃的基因,积累通常隐藏的遗传变异,为快速进化提供素材。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很难准确地绘制新物种形成率的图表,就像很难准确测量灭绝率一样,但新物种诞生也在每天发生!

受人类影响,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那么有没有新的物种诞生呢?

8. 受人类影响,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那么有没有新的物种诞生呢?

动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较艰难,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经灭绝。一般情况下,生物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环境变化是导致灭绝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进入“人类世”的报道刷屏过,不管地质年代表怎么排,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地球正在受人类活动的的影响。
据统计,现在地球上每天都约有75个物种灭绝,科学家们不停的发出警告,我们正走向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当然,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这次大灭绝绝对少不了人类的功劳。
我们很容易看到因为人类而导致某种生物灭绝的新闻,但有证据表明,反过来(新物种诞生)的情况也在发生,而且同样剧烈。

考虑到变异是一代代的积累过程,寿命越短的生物越容易进化出新的物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各种新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原因。
但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可不是病毒和微生物,而是新的昆虫,或者更高阶的哺乳动物诞生。
欧洲老鼠和伦敦地下蚊子
虽然新物种的诞生是个缓慢的进化过程,可能需要数千年或数百万年的时间,但也有更快的过程在我们的见证下发生。
在适当的条件下,哺乳动物有时也可以进化得非常快。大约600年前在马德拉岛上生活的少量欧洲老鼠现在已经进化成至少6种不同的物种。
岛上有很多岩石,老鼠被隔离在不同的壁龛里,最初的物种有40条染色体,但是新的种群有22-30条染色体。

它们没有丢失DNA,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染色体融合在一起,所以现在这些老鼠只能与染色体数量相同的其他老鼠交配,也就是说每一组老鼠都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新老鼠诞生的驱动力是自然条件,下面这个蚊子老兄绝对是人为造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许多人躲在地下隧道里躲避空袭,和他们一起去到地下的还有蚊子。
在隧道里,蚊子找到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在死水中繁殖,以人类为食,而不是它们通常捕食的鸟类。
这些黑暗的混凝土隧道为人类提供了躲避袭击的场所,并将地表上的蚊子与地表下的蚊子隔离开来。

结果是蚊子最终适应了地下环境,它们形成了一个地下种群,不能再与它们地表上的亲戚繁殖,一个新物种诞生了。
这就是著名的在人类见证下被人类影响而出现的新物种——伦敦地下蚊子。
人类活动一直在诞生新物种
几千年来,人类的脚步迈向了全世界,定居在最遥远的地方,而人口迁移意味着物种在迁移的过程中也被带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这种迁移虽然会威胁到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但也可以作为新物种形成的一种机制。
一些被重新安置的物种可以经历快速进化,从而使它们能够建立自己的基因身份,并成为独立的个体种群。
在澳大利亚,70%被研究的引进植物在150年的时间里至少改变了一种形态特征(如株高)。
同时,驯养和狩猎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过去的11000年里,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驯化了474种动物和269种植物,这也导致新物种的出现。

迁移、驯化、狩猎都是人类几千年来所做的事情。但随着新技术塑造我们的环境,人类主导的物种形成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DNA编辑工具CRISPR在遗传学上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生物(它们本身并不是新物种)的继续培育,也可能出现新物种。
人类活动驱动了新特性发展,可能是适应、生存和自然选择目的的结果,但不管怎么样,人类导致物种灭绝的同时也诞生了新物种。
最后
一个特定物种的特征通常是相当稳定的发展,但如果把环境推到正常变异(不是直接死亡)之外时,就释放所谓的“隐性”遗传变异。打开以前不活跃的基因,积累通常隐藏的遗传变异,为快速进化提供素材。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很难准确地绘制新物种形成率的图表,就像很难准确测量灭绝率一样,但新物种诞生也在每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