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与京瓷

2024-05-09 17:39

1. 稻盛和夫与京瓷

1951年4月,稻盛和夫进入鹿儿岛县立大学工学系,学习有机化学。
  
 临近毕业,稻盛在就业的路上屡屡受挫,甚至萌生了“干脆做个有文化的黑社会小混混”的想法,而且付诸行动,跑到当时鹿儿岛市天文馆路的黑社会组织小樱组事务所门前徘徊良久。
  
 后来,在竹下教授的提议下,入职松风工业,是当时京都一家绝缘瓷瓶公司。
  
 然而,就业之路并不顺利,制陶业属于无机化学领域,而稻盛所学专业是有机化学。
  
 为了进入松风工业,毕业论文必须与陶瓷相关,在竹下教授的帮助下,拜师无机化学专业的岛田欣二教授指导其毕业论文,需要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研究本专业之外的领域并撰写论文,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可是,稻盛和夫做到了,历经千辛万苦的题为《入来粘土的基础研究》的毕业论文,成为当年获得评价最高的论文,时间是1955年2月17日。
  
 稻盛和夫凭借优秀论文进入松风工业,当他怀着无限憧憬到公司报到,被带到宿舍楼。当时,稻盛和夫看着破旧的宿舍,美梦坍塌,猛然间,回到了现实中来。
  
 其实,稻盛和夫并不知晓这家当时的知名公司,曾经的辉煌早已褪去,历经了负债、重组,摇摇欲坠。
  
 稻盛和夫被分配到研究科,研究在特殊陶瓷中高频绝缘性极强的材料镁橄榄石。
  
 稻盛和夫总是主动、积极地寻找并承担工作,同时获得周围人的协助。功夫不负有心人,镁橄榄石陶瓷材料研制成功,这是日本首次合成实用级别的镁橄榄石材料,完全可以用于制作当时极具商业价值的U字型绝缘体。这是1956年夏天,稻盛和夫24岁,风华正茂。
  
 松下电子听闻镁橄榄石陶瓷材料合成成功,随即下单订货,松风工业正式开始生产U字型绝缘体。
  
 随着工艺改进,U字型绝缘体精密度及效率得以提升,订单源源不断,稻盛和夫团队所在部门成为长期亏损的松风工业公司唯一盈利的部门。
  
 1956年11月,稻盛和夫等人从研究科独立出来,成立了特磁科,稻盛和夫也成了全权负责特磁科工作的年轻领导者。
  
 当时,电视机市场高速发展,对U字型绝缘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稻盛和夫突破重重困难,亲自设计,委托东海高热工业公司制作电隧道炉,以代替“调试炉”,真正实现了U字型绝缘体的大批量生产,特磁科也不断壮大。这是1957年的事情。
  
 特磁科在稻盛和夫的领导下不断壮大,屡次攻坚,创造佳绩,为多年亏损的松风工业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获得了公司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有不少部门领导人谴责稻盛和夫“是个占山为王、任意妄为、自以为是的家伙”,“稻盛的特磁科简直就是特殊部队”。
  
 1957年5月,因为劳资双方在提高工资及裁员问题上的分歧,松风工业发生了大规模罢工,稻盛和夫为了不给客户带来麻烦,反对罢工,想尽一切办法偷偷组织生产,将产品送达客户。
  
 1957年6月,罢工结束,松风工业也迎来新的社长,以及新的技术部部长,也就是稻盛和夫的顶头上司。
  
 因为新任技术部部长的失误,公司业绩下滑。面对公司遭遇的窘境,稻盛和夫据理力争,强烈呼吁“特殊陶瓷领域必定会飞速增长,务必及时调整体制,抓住多赚钱的机会,实现扭亏为盈,才可能重振公司”但是,稻盛的呼吁并未得到重视,反而在各种势力的推波助澜下,稻盛和夫被安排新的研发任务,后在,与上司发生争执,愤然辞职。
  
 随即,稻盛和夫婉拒了松风工业的挽留和巴基斯坦的高薪聘请。
  
 稻盛和夫辞职,那位技术部长立下豪言壮语说,稻盛的工作完全可以由其他优秀的人才代替,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能取代,5年后,松风工业宣告破产。
  
 稻盛和夫与几个同事决心创办一个新的特殊陶瓷公司,得到了西江一枝的鼎力资助。
  
 1959年1月6日,新公司的成立准备工作正式启动。由宫木社长提议,命名为“京都陶瓷”。
  
 1959年4月1日,在京都市中京区西之京原町1112号租借的办公楼事务室里,举行了公司成立的纪念仪式。新公司共11名干部,和新录用的初中毕业生11名男性、6名女性,共28人。
  
 京瓷公司,扬帆起航!
  
 公司成立纪念结束后的当晚,全员齐聚河原町三条附近的中餐馆,举办庆祝宴。席间,稻盛和夫突然站起来发表了感言:“现在,我们要努力成为原町第一!之后成为西京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后,当然要成为世界第一!”
  
 据小山倭郎(原京瓷董事)回忆说,稻盛和夫一直重复着下面这些话:
  
 “虽然有一句话叫作‘不言实行’,但是,我认为还是‘有言实行’比较好。因为,如果不言实行,周围的人就不会知道你的决心,你就给自己留下了退路。但是,一旦‘有言实行’,就必须完成”
  
 “一定要成为日本第一,然后是世界第一!”这句话并非公司的发展蓝图或战略,但稻盛和夫还是坚持讲述这个梦想。
  
 梦想,驱动现实!
  
 2021年2月15日,贵州务川

稻盛和夫与京瓷

2. 求视频,稻盛和夫是如何创办京瓷的?

视频的话,我搜索过,智脑网上面有比较多的关于稻盛和夫先生的视频,你可以去看下。

      1971年5月,京都制陶的缔造者稻盛和夫收购了美国圣地亚哥一家经营极差的工厂。这个工厂每个月都有10万到20万美元的赤字,员工零散操作,全厂一片混乱,死气沉沉。稻盛认为人的本质都一样,在京都制陶推行的管理方式,在美国也行得通。

  稻盛先选出50名能接受京都制陶思考方式的员工进行培训,并派原主管保曼担任厂长,希望他能够领悟京都制陶的哲学。可是工厂一开始运营,就显露出美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彼此纠纷不断,结果使工厂每月赤字上升到20万美元以上。

  痛定思痛,稻盛决定不顾美国人的反感,完全聘用日本管理人员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司,一个完全由日本人组成的领导体制建立了起来。

  第一次听到“你们辛苦了”这句话,美国员工吓了一跳,但年轻的日本管理人员愿意在生产线上与员工同甘共苦的诚意,令人感动:他们穿着和员工一样的制服,并且丝毫没有架子,员工们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认同感和团结一致的决心。

  当工厂业绩逐渐好转时,稻盛买了很多比萨饼在餐厅里和员工们一块儿吃饭。第二天,员工们就带着自己做的菜招待稻盛。自此,他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举办联欢会。  稻盛在工厂业绩上升后,把每月销售额的20%当作奖金发放给员工,这使所有人都认识到,公司的发展与自身的幸福是紧密联系的。

  1974年底,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受到巨大影响,经济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社会上甚至出现抢购卫生纸的风潮,京都制陶当年利润也减少了50.36亿日元,纯利润下降11.31亿日元。稻盛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把它当作“上帝给我们的考验”勇敢地接受了。首先,他把营业员、科长、部长的工资削减了 10%,并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求节省,而且他宣布京都制陶即使只靠苔藓生存下去,也绝不停工,绝不裁员。

  稻盛把因产量减少而多余的人力全部编入总务部管辖之下,禁止他们进入厂房。这主要是因为,订货量下降,如果还用以前的人手,每人所分担的工作量减少了,工厂内紧张忙碌的气氛就会消失,生产效率也将随之下降,一旦订货量恢复时,就不能马上进入增产体制。

  稻盛对多余人员所采取的对策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让员工有绝对不裁员的安定感,而且使员工明了不景气的事实。维持生产现场的紧张感,使得京都制陶在不景气结束之后能够马上恢复元气。目前,稻盛和夫领导的京都制陶在多个领域都大施拳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重视全体员工在价值观上的一致,强调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前进。稻盛和夫始终不渝为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法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