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龙的历史评价

2024-05-17 04:10

1. 金兆龙的历史评价

武昌首义时,金兆龙慷慨赴国难,置生死于度外,武昌首义,为推翻清王朝统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现今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这样写着:1911年10月10号,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士兵起义,武昌起义爆发,12日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金兆龙的历史评价

2. 金兆龙的介绍

金兆龙(1889—1933),字品臣,湖北黄冈(今属武汉)人,系武昌起义中的骨干分子之一,当时在武昌新军第8镇工程8营后队二排第5棚任副目(相当于副班长),是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会员。1911年武昌起义中,与熊秉坤、程正瀛等人率先打响第一枪,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3. 李兆龙的生平

李兆龙(1898—1928),出生于石首市调关镇斑竹岭村。1921年赴武昌中华大学学习,受恽代英影响投身学生运动。1923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东京明治大学,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活动,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国,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不久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随国民革命军北伐,任宣传队长。北伐军占领武汉后,李兆龙在汉口总工会从事工运活动,任湖北省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特派员的身份领导产业工人集中的黄石地区的工人运动,在大冶铁厂建立工人纠察队,并亲任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兼政委,“四一二”政变后,李兆龙率工人纠察队参加反蒋示威游行集会,协助叶挺镇压夏斗寅、许克祥叛乱,并组织部分纠察队和农民革命军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9月。李兆龙奉湖北省委派遣回到家乡石首,召开石首、公安、江陵、监利、华容、南县、安乡七县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建立中共石首中心县委员会,李兆龙任书记。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各县统一行动,互相配合,进行武装斗争。石首组织暴动农民向反动团防武装发起进攻,使石首的东二、北二两个区形成农民武装割据的局面。年底,石首中心县委拟定了荆江大暴动计划,并与途经石首的湘西北特委负责人周逸群、贺龙取得联系,先后召开两次联席会议,以石首游击队和贺锦斋部为主力,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十九路军,投入荆江年关暴动。 1928年2月初,荆江两岸年关暴动打响,石首的石华堰、九佛岗、调关、高基庙、小河口等地农民暴动队同时举行暴动,公安、监利、华容、南县、沔阳、汉川、潜江等县的农民暴动队均行动起来。农民暴动队杀死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摧毁反动团防据点,还一度袭击石首县城。2月18日,四十九路军攻打监利县城失利后,周逸群、贺龙离开石首。李兆龙领导石首游击队继续开展游击战争。 4月下旬,李兆龙奉调鄂西特委工作,负责领导沙市的工人运动。5月的一天,鄂西特委在沙市“四海春”酒楼举行秘密会议,李兆龙为掩护特委其他成员脱险不幸被捕。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下,李兆龙威武不屈,慷慨就义,年仅30岁。

李兆龙的生平

4. 于兆龙的生平

1905年9月出生于慈利县溪口镇。少年时代十分聪慧,思智过人,7岁时便能吟诗作赋。192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和追求。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26年,从二师毕业后,受组织派遣到广州,先后入黄埔军校第4期特训班和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受训,同年秋被党组织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7月学成回国,同年11月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派到湘鄂赣苏区工作,改名于兆龙。在湘鄂赣苏区,先后任红3军团第5军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政委,湘赣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等职,是中共湘鄂赣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积极投入到扩大和发展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建立各级革命组织和工农武装的工作之中。1930年7月底,参加了红3军团打长沙的战斗,攻入长沙后,任整编红16军政委;8月上旬,敌人反扑,红3军团撤出长沙,率部转战于平江、浏阳等县。1931年7月初,湘鄂赣省在浏阳东门楚东山召开第1次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当选为省委委员。同年9月,在平江县长寿街召开了湘鄂赣边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当选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并任交通部长。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1932年3月,中央代表团到达湘鄂赣省委驻地,将“右倾”的帽子戴在原省委的头上,撤销省委,免去李宗白的省委书记职务,成立临时省委,于兆龙也被免除省委委员和交通部长职务,调到湘赣省,同年底转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33年春,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到瑞金,推行“左”倾路线,他极为反感,在开会讨论发言、发表文章及与干部谈话中,都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白区反日反帝运动是暂时低落”、“与帝国主义直接作战还要经过艰苦斗争”。对当时国际国内的斗争形势作了客观、冷静的分析和中肯的评价。随着中央反“罗明路线”斗争的不断升级,“左”倾路线的执行者认为他以前对中国革命形势分析的观点是悲观失望的,“是与党的进攻路线相反的”,并说在“湘赣“已经形成了以于兆龙为首的罗明路线”,于是在党内、团内对他进行批判。5月中旬,湘赣省委作出决议,并报请总政治部主任批准,撤销他的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职务,接着在湘赣省委、湘赣团省委合编的机关刊物《斗争》上发表文章,对其点名批判。指控他的右倾是一贯的,批判、斗争逐步升级,问题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不久,被调到红4分校任政治教员。1933年冬被捕,随部队行动。1934年春被秘密处死于江西省吉安地区,年仅29岁。

5. 金兆龙是怎么死的?大神们帮帮忙

金兆龙 (1889-?),字品臣,黄冈周铺(今属武汉新洲区)人,幼读私塾,因家贫辍学,常与人讨论时局,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光绪23年(1906)入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八营当兵。 1911年10月10日晚因荷枪实弹准备起义,被排长陶启圣发现,二人扭打,金兆龙大呼:“再不动手更待何时?”士兵程正瀛开枪击陶,是为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金截断军需处电话,督队取楚望台军械库,又带人迎接南湖炮队。其人力大无比,击碎中和门铁锁,迎接炮队攻打湖广总督府。10月15日任后队一排长,17日任敢死队八棚正目,19日驻守刘家庙一带。次日遭遇清军,众皆退,唯其独战。22日任敢死队副队长。29日任中央二队指挥官,拼力死守。汉阳失守,敢死队改编为护军队,调任五协军械,后人九标三营管带。 后因不满起义军现状,离队。 民国成立后曾任湖北督军差遣员,武汉总稽查处侦察员等。抗战时期复出,任湖北“清乡”总局黄冈县团佐。 单就武昌首义时的金兆龙而论,慷慨赴国难,置生死于度外,武昌首义,为推翻清王朝统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现今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这样写着:1911年10月10号,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士兵起义,武昌起义爆发,12日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采纳哦

金兆龙是怎么死的?大神们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