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法的问题

2024-05-11 19:01

1. 关于佛法的问题

1、谁告诉你我们处在坏的结尾阶段的?我们现在处于住的阶段。贤劫还有996尊佛未出世呢,离坏还早着了。在坏的阶段,会有三灾兴起(大火,或者大水,或者大风),把世界毁坏的干干净净。四大阶段里,住的时间最长,坏的时间很短,在不长的时间里,三灾就把世界毁灭了。众生只有在住的阶段才能生存在此世界,在成、坏、空的阶段都是不行的。2、用大乘的观点来看,有大则有小,因为无小无以显大。所以有无量寿,就说明还是有量。佛经说,无量寿佛的寿命极长,在未来无量劫之后,也是要入涅槃的,到时观世音菩萨则绍补极乐世界之佛位。法身佛则无生无灭,不能用寿命这个词来衡量。报身佛与应身佛寿命有量,这个寿命的长短与此佛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的愿还有该佛所教化的佛土众生寿命挂钩。意思就是,你发愿要长住世教化,那么寿命就长,这是一点。另外要根据所在的世界之众生(多数指人道,因为佛基本是在人道度众生)的寿命长短决定。比如释迦牟尼佛,在住世时,我们娑婆世界的人类寿命在100岁以下,所以世尊也住世不超过这个数。等到弥勒下生成佛,那时人类寿命长达八万岁,所以弥勒佛也就相应的住世八万年。不过你要知道,这只是应身随类化现,缘聚则来,缘散则去,实则无来无去,佛是不生不灭的~ 承师兄之言,我们众生以为佛的寿命是有量的,其实错了。金刚经和圆觉经告诉我们,应身报身犹是幻化,你看到的是报身和应身的化现,而不是佛真正的面目---法身,也就是虚空。上面说过,法身不生不灭,无始无终,不可以用寿命这个词来局限。但是又不要以为佛这三身是各自独立的,那样又错了。佛之法、报、应三身实为一体。 深读金刚经和圆觉经,即能明白此道理。用分别心来衡量,永远只能得到错误的认识。   极乐世界现在说法的佛,在常寂光的是法身。在其他三土的,就理上来说,是法身,也是报身。单就事上来说,属于报身佛。神识,就是佛性。色身可灭,佛性不灭。

关于佛法的问题

2. 关于佛法的一些问题

第一,因为万法唯心造,相由心生,地狱也是自己的心为自己造的“梦”!《金刚经》开示:一切相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地狱也是,人生也是,地狱就是自心地的牢狱,所谓贪嗔痴三毒,贪入饿鬼,愚痴入旁生,嗔恨入地狱,指我们失去理性,在无间断嗔恨,怨恨,发泄的心情时,正是地狱之因。

贪是取,愚痴是比较,嗔恨是杀,即是指离。
由佛法的最高心法,一心三藏来说,宇宙万法万物都是与自己一体无差别,要求我们离对立,入不二法门,入无漏法门,入心性法门。那么嗔恨即指心态上面,在强烈的对立心之上再加上强烈的割离心,本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地是无量无边的,包容一切的,容纳一切的,好比大地为我心,现在却在地上弄个房子,认为这个房子才是自己的,并且不让他人接近,把其他的杀掉,即把其他的割离掉,然后谨守房子,这就是牢狱,自己给自己局限,自己给自己自由加以束缚,就是心地牢狱。自然成就地狱的因缘相聚的结果。

佛法的超度,是众生太苦了,不是做人身的时候,还有选择的余地和心思,所以,佛法对地狱众生是一念信受,并且立刻自己给自己破掉观念,放下嗔恨,放下观念,立刻心量就大了,心力就大了,心就光亮了,能够离开极苦之地。

第二,在相上面来解析佛法,只会发现越学越多矛盾。佛法的修行,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提起正念,那么除了正念,则是邪念,颠倒念。这就是说明:
要么我们选择六道众生循环,轮回;要么选择不退转菩萨,脱离苦海;这是我们在遇到每一件事情上面,出现佛法的正念和世俗的习念的选择,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落入循环不息的因果。正所谓正因,正果,正果又将成为正因,又推动正果。举一反三。

佛法中所说的平等,正等,不是在相上面来说的。比喻2-2 和 4-4 和 5-5,6-6,7-7.。。。这些减法方式是等?还是不等?比喻孙悟空它会72变,他变成一个杯,又变成一个苹果,又变成一个房子,最后变成猴子的模样,那么这个杯,苹果,房子,猴子,是等?还是不等?
在相上面千差万别,但是,起本来面目是一样的,所以称正等,为了方便解说,希望他人容易学习,才说“平等”。

再比喻,我们在佛像前面起恭敬心礼拜佛陀。我们双手合掌高举过头,是一个动作;双腿跪地,又是一个动作;弯腰头顶地,又是一个动作;口念阿弥陀佛,又是一个动作;这么几个动作,都是又一个恭敬心而引发的,能说手势的恭敬比退的恭敬心大吗?能说口念的恭敬心,功德要比弯腰头顶地时的恭敬心大吗?

不能。。。。

3. 佛法问题

这部经一共有五种原译本,1.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唐 菩提流支译).
2.佛说无量寿经(曹魏 康僧铠译).
3.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 支娄迦谶译).
4.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 支谦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 法贤译).

《佛说无量寿经》由曹魏康僧铠译。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夏莲居居士对以上五种原译本的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由曹魏康僧铠译。曹是指曹操。魏是指魏国。
    公元216年曹操自称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皇帝,汉朝灭亡,从此进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
    正是这个时代,准确地说是在公元253年,在西域方向的康居国(位于今日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有一位叫康僧铠的译师,来到洛阳白马寺,译出了《佛说无量寿经》。所以说,这部经存世已有1754年。

    康僧铠译的《佛说无量寿经》,是由佛亲口宣说。在这部经里,对佛的降生,作了相关描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

    对佛出家学道的描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
什么样的人才有机会听闻本经?经中如是说: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在这部经里,对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的诞生作了详细的描述,阿弥陀佛的前身是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出世前,共有54佛示现,可见能遇到阿弥陀佛是多么不易!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会集本没将此段录入)
阿弥陀佛48愿的说法源自本经,详见经文。

《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的重要启示
 
 
启示一、一昼夜持名,必得往生
汉朝翻译的《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三辈往生章后边说“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愍之,悉令生无量清净佛国。。。殊使不能尔,自思惟熟计,欲度脱身者,下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女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
[译文]最重要的是应当受持八关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弥陀圣号,想要往生极乐佛国,十日十夜不间断念佛,我都慈悲怜念这念佛人,全让他们生到极乐刹土。。。假使有人做不到如此十日十夜念佛,就当认真思惟反省,想要度脱生死轮回者,最低限度要做到杜绝世俗的杂念,去除忧患,不要挂念家事,不要与女人同床,应当自己端身诚意,断绝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诚忆念极乐世界,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都能往生安乐刹土。
启示二、能在佛门做功德但是有怀疑心的念佛人,只要一昼夜精进念佛,就必定能往生到中辈的边地疑城。
汉朝翻译的《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语深当作至诚忠信。饭食沙门。而作佛寺起塔。烧香散华然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贪。不当嗔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欲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其人于今世。亦复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其人寿欲尽时。无量清净佛。则化令其人自见无量清净佛及国土。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见注释1]。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见注释2)。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名本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须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便道见无量清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则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其城广纵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舍宅中自然内外皆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华绕。浴池上亦有七宝树重行。皆复作五音声。其饮食时。前亦有自然食。具百味食。在所欲得。其人于城中快乐。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于城中不能得出。复不能得见无量清净佛。但见其光明。心中自悔责。踊跃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亦复不能得见诸比丘僧。亦复不能得见知无量清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状貌何等类。其人若如是比而小适耳。佛亦不使尔身诸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入其城中。其人本宿命求道时。心口各异言念无诚。狐疑佛经。复不信向之。当自然入恶道中。无量清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
[注释1]奉行施与如是:指经中所言中辈往生者所须具备的善德,即“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语深,当作至诚忠信,饭食沙门,而作佛寺起塔,烧香散华然灯,悬杂缯彩等”。 [注释2]狐疑:即怀疑,由狐性多疑而来。
[提示]依此佛经,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每月12日举行一昼夜24小时慢步经行念佛,受持八关斋戒,过午不食,虽有难度,可是一些七十岁老人也能坚持完成,喜获必定往生。此法门正迅速推广开来。
启示三、往生边地疑城也是得生极乐世界永离生死,忏悔怀疑之罪本,即能出离边地疑城见到阿弥陀佛。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别有宫室七宝庄饰。张设床帐悬诸缯幡。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生彼宫殿。无有形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如来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启示四、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阿伽陀药,念佛能够治愈顽固疾病。
还是在汉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卷讲到:“佛告阿难。我哀若曹。令悉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所居国土。若欲见之不。阿难则大喜。长跪叉手言。愿皆欲见之。佛言。若起更被袈裟西向拜。当日没处。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着地言。南无无量清净平等觉。阿难言诺受教。则起更被袈裟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脑着地言。南无无量清净平等觉。阿难未起。无量清净佛。便大放光明威神。则遍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天地。则皆为大震动。诸天无央数天地。须弥山罗宝。摩诃须弥大山罗宝。诸天地大界小界。其中诸有大泥犁小泥犁。诸山林溪谷幽冥之处。皆则大明悉雨大开辟。则阿难诸菩萨阿罗汉等。诸天帝王人民。悉皆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国土七宝已。心皆大欢喜踊跃。悉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脑着地。皆言南无无量清净三藐三佛陀。无量清净佛。放光明威神已。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悉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莫不慈心欢喜作善者。诸有泥犁禽兽薜荔。诸有考治勤苦之处。则皆休止不复治。莫不解脱忧苦者。诸有盲者则皆得视。诸跛躄蹇(音:迫、必、减)者则皆得走行。诸病者则皆愈起。诸尪者则皆强健。愚痴者则皆更黠慧。诸有淫泆嗔怒者皆悉慈心作善。诸有被毒者毒皆不行。钟鼓琴瑟箜篌乐器。诸伎不鼓皆自作音声。妇女珠环皆自作声。百鸟畜兽皆自悲鸣。当是之时。莫不欢喜得过度者。则时尔日。诸佛国中诸天人莫不持天上华香来下。于虚空中悉皆供养。散诸佛及无量清净佛上。诸天各共。大作万种自然伎乐。乐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之时。甚快乐不可言。”
[翻译]此段经文是说无量清净平等佛即阿弥陀佛“大放光明威神”,让无数人和飞行及爬行的动物,都看见了佛的光明。就使得全都产生了慈悲心、欢喜心、作善之心。地狱恶鬼畜生所受的苦就停止了。瞎子能看见东西了,瘸子能走路了,所有的病人都康复了。诸尪者则皆强健,就是患精神心理疾病的都变得坚强和健康了。愚痴者则皆更黠慧,就是傻子变聪明了。诸有淫泆嗔怒者皆悉慈心作善,就是有淫欲心、恼怒心强盛的都改变成了慈悲心、作善心。诸有被毒者毒皆不行,是说被毒害的人毒药不起作用了。”
[提示]“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蕴含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威神、德能,众生念佛,即蒙佛光注照,即得治愈一切疾病,故称万德洪名为阿伽陀药,万病总治!据说东林寺慈善功德会出版的《东林慈善》报道:张洪居士至诚念佛治愈了医学上的不治之症败血病和红狼斑疮。河南省也有念佛控制住了艾滋病,能下到田地干农活的!
 
启示五、能够精进到在睡梦中也念佛不断,就能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功德。”
[提示]这个启示的根据是上段经文的一句话,“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蕴含着他的“光明威神功德”,凡夫虽然很难做到象《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那样九十天不卧不眠地念佛,但是可以依据此句经文,一旦发出至诚心,不断地念,就可以实现“日夜称说”,就是白天清醒地念,夜晚在睡眠状态也能念佛,这样就可以“随意所愿得生其国”。往生的时日,能随自己的意愿,这就是自在往生,想早想迟皆随自己的意愿,多么洒脱!
[提示]不仅是汉朝译本,就是在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的《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三辈往生一文所讲内容,同样是如此容易往生,两个译本的《无量寿经》可以相互印证。只是经文读诵起来不如夏莲居汇集本优美和流畅,但是汇集本并没有明显汇集到佛所宣讲的这几个重大启示。
启示六、信愿欢喜念佛一句具足无上功德,念佛则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其实无论持哪一部经,只要信愿深切、依教奉行,都能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法问题

4. 请教一个关于佛法的问题。。

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佛祖的确是讲了种种法门,而且是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说不同的解脱法门,所以才有大乘与小乘之别,所以才有84000法门之说。对于小乘根器的人说四圣谛、八正道法门,最后破除烦恼障取无余涅盘而解脱生死;对于大乘根器的人说六波罗蜜法门,最后断除所知障以及无明障取无住处涅盘而获得解脱。它们被净土宗判教为“圣道门”,净土宗提倡净土法门,就是念佛,而且认为净土念佛法门是最简单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法门。我也是这么认为。
但是净土念佛法门主要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离开了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而圣道门的修法主要是凭借自力,虽然圣道门的法门很难,但他们可以一步一步地修学,体会从初信位到妙觉佛的每一步的过程,每一步的境界,这就是净土法门的人感觉不到的了。净土门的人虽然也可以在佛力加持下证得阿罗汉果或无生法忍,但他们体会不到修行的过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是个人认为净土念佛法门是最好的法门,简单而且效果大,这是因为本人的根器普通,自己认为凭借自身的力量修行圣道门法门有难度,所以我就选择了净土念佛。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有能够修圣道门的心量,也不妨修圣道门,体会修行成佛过程中的艰亲与乐趣。

5. 请教几个和佛法有关的问题:

参见圆觉经中普贤菩萨的问题。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为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今妄想心云何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味,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喜欢,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末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 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些文字我们不重复解释了。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大慈大悲的世尊,希望您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菩萨道的人说明,当听到了此圆觉清净法门,初见本性,应如何起修?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这个问题我们也要问,对不对?他说世尊刚才答复文殊菩萨,一切都是幻化,身体是幻,身体是假的,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假的,身心都是假的,既然一切如梦 如幻,那还修什么呢?不修行也幻,换句话说,我杀生也是幻,我不是杀生,我杀幻呀!反正他早死晚死一样要死,我给他一刀,早点解脱嘛!既然一切是幻,为什 么还要念佛、打坐、守戒呢?为什么要以幻还修于幻?这个问题的确要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第二个问题,一切皆是虚幻,虚幻就是空,什么都没有,都灭掉了。既然一切都是虚幻,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无心,既然无心,何必修行?谁来修行?修个什么东西呢?另外还附带一个小题,云何复说修行如幻?为什么您老人家还说修行如幻?
        讲到修行亦如梦如幻,有位禅宗祖师,也是净土宗的大祖师---永明寿禅师,他原是将军,后来出家,大彻大悟以后,提倡净土念佛法门,禅净四料简中“有 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就是他的偈子。他规定自己一天要念一万声佛,每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他一生的行经与西藏黄教的宗喀巴 大师颇多类似。像他已经大彻大悟的人,每天兢兢业业积极修行佛事,而却说是:“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也就是说所有修行皆是如梦如幻,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次,在密宗里有个幻网法门,此幻网法门乃普贤如来化身为金刚萨埵 所传,而其原理就是此处普贤菩萨所提修行如幻的道理。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为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今妄想心云何解脱?】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普贤菩萨所提的问题,分三种层次,我们不要被经文美丽的文字所迷惑,而忽略过去。第一,佛所说一切法如梦如幻,身心皆幻,那又何必 修呢?修假法有什么意思呢?第二,既然一切皆幻,谁来修行呢?第三,就是修行既然如幻,那么,一切众生本来没有修行,虽然在生死轮回中,也是幻化。可是他 并不知道自己这个生死是假的,他把生死看得很认真是,所以,想到死亡感到痛苦,失去东西觉得悲哀,把假的抓住当真的在玩,这样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
        普贤菩萨把一个问题,分成三个层次,我们要搞清楚。接着,他对所提问题,在下面作了结论。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普贤菩萨发大愿,恳求佛为将来末世一切众生,有什么方法可让他们一步一步修行,而证得如梦如幻的境界。这么一来,使将来的众生不被幻化所骗,永离种种幻境。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完了,跪下来,五体投地,行礼如仪,恳求三次。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味,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说:“好!你们能够为了一般大乘菩萨以及将来的末世众生,恳求我来讲--如何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如幻三昧法门(西藏密宗谓之幻网法门,幻网乃根据“华 严经”法界重重无尽而来)。“方便渐次”,一切方法都叫方便,一切有为法皆是方便,换句话说,没有证道以前,无为也是方便,无一不是方便。悟了道以后,方 便都没有了,那是实相般若。这种修行的方法其程序是如何?你问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发心为了将来一切众生,如何能够脱离迷幻?好,现在仔细听, 当为你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喜欢,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当时普贤菩萨听道佛要说法很喜欢,在座大众都专心静默而听。
        现在讲梦幻修法,实际上,显教就是密教,经典上的每一句话都是修法。那么,现在所讲乃融会显密教法,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若真要传幻网法门,那可严 重了。你们要先登记,然后,好好拿红包,多多益善,这叫供养。拿了供养以后,要先关起门来修法,要有高一点的道场,一千杯水,一千盏灯,昼夜点着檀香,香 烟弥漫,还要做一套衣服,戴上高帽子,锒(LANG2)锒铛铛挂上一大堆,口里嗡隆嗡隆地念,进入梦幻三味,一一为你们消灾免难,要修到护法神现身,然 后,告诉你哪一天传法,你要在下面跪半天,传法要传半个多月,一天要四个小时,不要说我说法很累,你听法就够你受了。
        假如现在要传这个法门,有个好办法,摆上许多镜子,加上科学灯光设计,一进坛场就看到千百万个自己,哪个是真的你都分不清楚,那真是如梦如幻,不用我传,普贤如来就来传你了。我讲的不是笑话,是真的(唷)!现代修法适当地配合科学,修持起来快得很。
       现在把密法都传给你们了,这是梦幻修法,给你们露一点信息,你们不要当笑话听。你若以恭敬心听我的笑话,你就得到普贤菩萨的感应。你如果当笑话听,那 就可惜了。不过,我不搞这一套,我这个人讲好听,平常解脱惯了,对于要穿上法衣,戴上帽子,道貌岸然扮起一副上师的摸样,总是能免则免。
 好,现在我们来看佛所传的梦幻修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佛所说这一段真是大法,也是无上的密法,只要你好好依靠文殊菩萨的带领,能以智慧进入就到了。下面我们再引申说明。
        善男子,等于说你们诸位仔细听者,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没有哪一样不是假的。现在你们所看到的我是真的吗?是假的。不相信,那么你眼睛直瞪着看我,多看 一会儿,我的脸就不是这个脸了。愈注意看,你就愈可以看出假的来,一切非真。各位注视着这个佛像看,眼睛不要动,你看!佛像不像佛像了,梦幻出来了,旁边 周遭一切也梦幻,眼睁开着,看而不看,如此便进入梦幻境界了,就这么简单。
        平常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不是都很实在吗?不,那是众生没有定力,被自己的眼睛所骗了。现在让你注意看,就是五遍行的作意,你注意看,那些东西原来是假 的,种种皆幻。像眼前的茶杯、桌子这些都是假的,它的本身迟早都会毁坏,都会变去了的。连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当初爸爸妈妈生我们的时候,一入胎就抓个假 东西,生出来以后,越看自己越漂亮。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那么,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幻化,那又如何修行呢?别急,佛说这个幻化的本身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在此梦幻境界中既(即)是自心自性圆觉 妙心,一切幻化都是自心本体功能变化出来的。这里我再说个幻网法门,现在不用眼睛,改用耳朵。请各位把眼睛闭起来,我现在讲话的声音各位都听到了吧!这个 声音是幻化的,没有了,“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你不须用心听,自然就听到了。一切如梦如幻,但是,你那能听的空性没有坏,不生不灭,不 增不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此幻化之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要是去追他,你不是傻瓜吗?知道他是幻,来也是幻,去也是幻,“金刚经”说:“无所从 来,亦无所去”,一切都是幻起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你们所听到的声音是幻化,能听的是幻,所听的也是幻,幻来幻去,幻化灭了,你那能听的觉心没 有动过,本来如如不动,不须你去造就一个,不须你去打坐才有,本来不动,本来如是。请记住佛说:“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此修行,就可成就了。
        注意!普贤菩萨是讲修行的,如何去修呢?不要以为修行就是找个茅棚,找个清净的地方,或者说我要闭关。闭关是享受,闭关从某一方面来讲是世界上最大的 偷懒,住在里面,什么事情都不做,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修行好办。大菩萨的入世修行才难,你要在人世间做个贤妻良母或者是做个尽责的好父亲好丈夫,这 就不容易了。这是担负妻子儿女的痛苦,而且要咬紧牙根有苦都不说,一切如梦如幻,于此痛苦中,一心清净,不起恶念,处处利他利人,这才是真修行,这才是普 贤菩萨的“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修行法门。可不是吃饭把碗筷一丢,什么事情不做,跑到这里来打坐、听经。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末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你说我悟了,悟个什么?假使有所悟,此悟亦是幻,譬如说你来听经,跑到九楼去,九楼的人告诉你不对,在十一楼,好了,你悟了,知道在十一楼,到了十一 楼,就无所谓悟不悟了,就不管有没有搞错了。所以,悟了道,还有一个“悟”放在心里,那就“误”了。因此,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还在迷惑中,这样不对。那 么,你说我的悟也没有了,这又是梦话,说有说无都不对,空也不是,有也不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幻起幻灭,本来清净,如如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佛告诉普贤菩萨,一切修大乘道的菩萨们以及末世众生如何修行呢?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讲到这里,我们的修行对不对呢?我们的修业都在造业,不 过,造的是善业,没有错。若论悟道,那差得远。我经常说你们修行啊!这一生种一种善根,他生来世再说罗!若真正了解的话,所有一切修行,包括持戒、修定、 修慧,这些都是虚妄境界。一切众生本来在定,本来清净,有什么戒呢?本来不动,有什么定呢?本来如梦如幻,有什么慧呢?还说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你本来 无法,一切皆空,还需要什么法?假如你还装模作样修个什么法,都在虚妄境界,自己骗自己。
        你若懂得这个道理,“坚执远离心故”,一切都丢!丢!丢!都远离。你说丢了就放下,放下就是道,不对!“心如幻者,亦复远离!”,你觉得放下那个空的境界也要放下。刚才你们瞪着眼睛看,那个如梦如幻的境界也要丢掉,一切远离。
        我们看到佛经的梦幻、空花......等名词,往往当成是文学境界的比喻,没有实际予以求证。我们只觉得晚上做梦是虚妄的,没有警觉到日常生活也是 梦,假如能够体验到现在目前的生活也是虚幻的,那么,学佛才有点像样,否则,把佛经的梦幻、空花当成是文学的修饰形容词,或者将佛学当作理论来研究,则对 我们实际的人生毫无用处。
        换句话说,我们学佛要现实一点。无论是世间或出世间的学问,假如与我们的身心性命不相关,没有利益,这个学问是不会恒久存在的。世间一切之学问及宗 教,都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佛经,可说是最现实,专为度脱我们的烦恼而存在。假使研究佛经,只了解其中道理,口口声声都是佛学专有名词,学问也很高 深,而没有从自己的身心之中去求证,而没有在日常做人之间去体会,那么,学佛可以说一点也没有用。
        这一节提到不只是末世众生,包括“一切菩萨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此一切菩萨乃指初地、二地......到十地菩萨,假如没有达到梦幻空花境 界,那都不是真菩萨,都还须修梦幻观。从这段经文我们应当警惕到一切众生以及菩萨都在求幻像,也可以说没有大彻大悟以前,都在玩弄幻像,在没有证得自性本 来是佛以前,都落在幻像中。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即使达到梦幻虚妄境界,此梦幻虚妄境界亦当远离,全部要抛掉,连此抛掉放下之念,也要远离。若有一丝一毫放下远离之念,都成障碍,远是幻化,如果想远离尘世,求个清净之地,有此出离心也不对,你要远离到哪里去?所以也要抛掉。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这八个字是离幻境界的结论。最后达到无所离,放下放到无所放,空到无所空,再也空不掉,“即除诸幻”,而到了真实不坏的金刚般若波罗蜜。
        在“楞严经”上也有一段与此同样的道理,阿难与佛研究讨论心在哪里?七处证心,八还辩见。心在身内?身外?在生理神经里?在见明见暗的作用上?在思维 上?心在身体中间?或说一切无着就是心?这些都被佛所否定,如此反复辩论了七次。最后,佛骂了阿难,佛在教育的时候也同样发脾气,不过,佛经里形容得漂 亮,“咄哉阿难”只此四个字,实际上佛也是瞪起眼睛,拍了桌子,大骂:“阿难,你真笨!”
        七处证心以后是八还辩见,再一次寻找心性在哪里?例如我们张开眼睛能够看见东西是什么道理呢?原因之一是因为有阳光,所以我们看见光明。夜里没有阳 光,我们看见什么?看见黑暗。门窗因有空隙,所以看见内外通达的空间。因为有墙壁的阻挡,所以看见障碍。能够观察环境,分辨各种现象的是思想分别的作用。 我们也可看见渺茫虚无的虚空,尘雾浓时,则见昏暗,尘雾消散,视线又为之清明。佛说把光明还给阳光,把黑暗还给夜色,通达还给门窗,障碍还给墙壁,观察还 给意识思想,空间还给虚空,昏暗还给尘雾,清明还给晴朗。把这些都还掉了,但是,有一个还不掉的。
        现在,我们做个试验,说不定各位因此悟道,我们把眼睛张开,看见光明。眼睛闭起来,看见什么?看见个看不见的,一片黑洞洞的。再张开,又看见了。再闭 起来,又看不见了。见明见暗,看到光明,看到黑暗,这些是相。光明来了,黑暗跑了;黑暗来了,光明跑了,两者互相交换。我们那个能够见明见暗的,不在光明 上,也不在黑暗里,明暗有代谢,那个能见之性不受影响,没有动过。注意,这个能够看见的不是指眼睛,例如我们把眼睛挖出来捐给人家,这个挖出来的眼珠本身 能不能看见东西?不能。这个能见之性乃是我们的心性,这个是还不掉的,这个还不掉的是什么?就是自己,所以“楞严经”上讲:“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 者,非汝而谁?”这个还不掉的就是你的自性,明心见性就是这么容易。
        我们在座的诸位,包括年纪二十几岁,以及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用了一辈子的幻想,我们都被自己的思想、感觉、情绪等所欺骗了,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其中 唯有一个东西是始终没有变易或衰老的。你现在坐在这里,心中没有烦恼,没有思想,知道自己本来清净的这个东西没有动过,这是“不汝还者”,你先认得这个。 如此认定之后,至于烦恼思想,你不要去除掉他,那是幻境,你不理他,他自然会澄清下去,如此清净下去,偶尔又飘来妄想,那怎么办?没关系,飞来飞去还是在 那个境界里。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钻木取火是我们上古时代的老祖宗遂人氏所发明,这个发明改变了以往人类茹毛饮血生食的生活方式,从此以后才有熟食烤食,有了火以后,才有现在各种煎、煮、炒、炸等等不同的吃法。
        以一个木头在另一个木头上快速转动,可以钻出火来,火再引燃木头,木头烧完了,火也没有了,“火出木尽,灰飞烟灭。”这是佛的比方,比喻得恰当,文学境界又美。
        我们研究自己,不是都怕妄想怕烦恼吗?所以拼命打坐来空妄想,但是又空不掉,那就念佛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行的话,那么去念个咒子, 吽 啊吽的!哈拉、哈拉,唏呖,唏呖,呼噜、呼噜!-娑哈!什么理由?不知道!咒子是秘密,不要问,尽管念,越念 越灵。密宗的喇嘛还不只如此,手上还拿个鼓、拿个铃子,左边叮、叮、叮!右边咚、咚、咚!嘴里嗡隆!嗡隆!佛菩萨这个供养你唷!这些都给你唷!如此忙了三四个钟头,然后圆满吉祥。假如这样忙一辈子还不成佛的话,那真可怜。这就是钻木取火,灰飞烟灭。你爱妄想,就让你想个够,这个菩萨十二个 头,一千只手,每一只手上一只眼睛,每一只眼睛又出一只手,你去想!慢慢想!想够、想累了以后,最后嗡啊吽-娑哈!所有拜佛、念经、行香、念佛 这些修行方法都是钻木取火,都是以橛出橛。橛是木头钉子,木头钉子拔不出来,以另一个橛子把它打出来,叫作以橛出橛。
        所有一切的修法,包括观想、气功、念佛、念咒、梦幻观等等八万四千法门,这些都是以幻修幻,都是幻法,都是加法,给你加些东西上去,那么,你说有一个 法门不是假的---空,空也是幻,空是本来空,不是你去空他,而是他来空你,学佛的人拼命空呀!空!放下!你放不下,他也不会为你留着。我讲了那么多话, 诸位也听了那么多,有哪一句话停留住?留不住!空的嘛!这一切声音都是梦幻,我在说梦话,你做梦在听,这一切都是以幻修幻。
        “诸幻灭尽”,这一切梦幻都空完了,你怕都没有了?例如我讲了四十分钟,各位也听了四十分钟,一句话都留不住,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不,你想一想, 它又浮现出来,所以,并没有灭掉,没有死亡,不入断灭。那你说他永恒存在吗?又不是,一句话听过了就没有,所以说是不断不常,非断非常,因为非断非常,所 以不生不灭,生而不生。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注意!这一段非常重要,此是禅宗心印,也是密宗的大手印,普贤如来、金刚萨埵心法。
        我们现在把眼睛闭起来体会,一切的思想感觉都是假的,这些来来往往的妄念都是假的。你会发觉心中有妄念,可是当你发觉的时候,妄念已经跑掉了。“知幻 即离”,妄念自己走掉了,不用你再去除妄想,不必再用个什么方法去除他,“不作方便”,不必再另外用方法了,所谓念佛、念咒都是多加的方便,念佛也是生灭 法,也是梦幻空花,这些一概不用。
        “离幻即觉”,离开了妄念幻想,知道现在清净了,这就是如来觉性。例如我现在讲话,各位闭着眼睛听,耳朵听到了声音,这个声音是幻的,已经没有了,用 不着再用个方法去掉声音,它自然就空掉了。但是,知道声音的知性不空,本来就在,“亦无渐次”,不管你修不修,他还是一样听到,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初地二地 三地......十地,也没有什么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本来一切众生自性是佛,此即是佛,此即是净土。
        有些人跑来告诉我,老师,那个道理我懂,不过,还要慢慢修。对这些人,我怎么办呢?我只好说你讲得对,完全对,慢慢修,修到天边与海角,总归有一天修 到啊!因为他没有气派,说到了就到了嘛,对自己有信心就到了呀!信什么?信我这个我,清净圆觉,天上天下惟(唯)我独尊,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下来,就把佛 法说完了。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佛又重新吩咐,告诉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要依此修行,要懂得“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四句话,这样才能永离颠倒妄想梦幻空花。
 到这里,佛已经传完了法,把金刚萨埵 之心法传给了普贤菩萨。
        现在,我们再回转过来,讨论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所代表的意义。普贤菩萨在佛法中代表行愿,学佛容易行愿难,悟了道以后,要去修行,所谓修行是修正 自己的行为,从内在起心动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为。所谓发起慈悲心,必须要实际做到,天天坐在家里的佛堂里讲慈悲,你慈悲了谁?那是人家慈悲了你。行菩萨 道要具备大愿力,所以普贤菩萨所代表的坐骑是象,印度的象等于是沙漠中的骆驼,背负一切重担,替人类做最劳累的工作,行菩萨道乃是为众生挑起他们的苦难。
        慈悲行愿是很痛苦的,发心做好事,要先准备挨骂,事情做好了,人家还诽谤你,说你是为了名为了利,你听到这些,心里要像吃冰糖一样的舒服,管你怎么误 会都可以,我都不在乎。我们常说任劳任怨,任劳容易,任怨则难,请你帮忙劳苦一天,累死了都愿意,假如你听到说这件事就是你帮忙帮坏了,这下子你受不了 了,老子非揍你不可。任劳容易任怨难,行菩萨道要任劳任怨。
        那么,普贤菩萨何以能够做到?因为他晓得埋怨也好,恭敬也好,一切如梦如幻。他不受骗,骂我,误会我,我不生气;赞美我,恭敬我,我也不会高兴,这些都如梦如幻。所以,佛对代表大行大愿的普贤菩萨传梦幻法门,其用意即在此。

请教几个和佛法有关的问题:

6. 佛法问题佛法问题?

印经书有印经书的功德,转经轮有转经轮的功德,佩戴楞严咒有佩戴楞严咒的功德,相关的经书中都有记载。不贪功德,诚心,才是真的功德。有一个公案:
一人在路上看到一个佛像,下雨了,他就把他的鞋盖到佛像的头上,怕佛像淋到雨,然后说这个人这么做就有很大的功德。接下来又有一个人经过,看到佛像的头上,有一个鞋放在头上,他认为这是对佛不恭敬,然后他又把那个鞋给拿掉了,拿掉了呢,这个故事说这个拿掉的人同样也很有功德。
第一个人看到佛像,就是说下雨了,他把自己的鞋脱下来给佛像盖上,当时的情况他的用心是正确的。因为他用心,他想把这个鞋,用一种东西把佛像盖住,他这里有两个条件必须得具备:第一个,他没有穿衣服,没有衣服,他可能光着膀子,可能穿个小裤头,他没有别的东西了。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就是说他那双鞋是一双新鞋,很好的新鞋,在他身上是最宝贵一双,因为在印度也好,在别的地方也好,都光脚、赤脚走道。他有一双鞋走道,那简直是一种奢侈,做一个普通人来讲是很难得的。所以他就把这个鞋盖在佛顶上了,他的用心——用最好的、最值钱的,也是他唯一的一种财富来盖上。我们这么理解,就是说这人盖着佛像是有功德的。
第二个,因为第二个人他穿的有衣服、有裤子,可能也有鞋,他看到以后啊,他觉得应该用衣服盖,不应该用鞋盖。在他的条件来讲,衣服是最好的,所以他把鞋拿掉了,最后用衣服来盖。

所以说在故事讲,这两个都有功德,应该是这么解释为正确。

7. 佛法问题

喔,如果你能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有可能可以给自己灌顶的。

密宗灌顶,是由密宗上师给你强行从外部灌入一股甚高频的能量,这股能量带有该密宗上师的全息信息,由此使你在修行的路上事半功倍,可以以更少的时间感受到该上师所感受过的种种经历,从而更快地认识宇宙实相(如果该上师已经洞彻宇宙实相的话)。

所以,修密宗,极有可能会按密宗所吹嘘的那样:即生成佛的,当然前提是该灌顶上师已经成佛了。
所以,修习密宗,一定要有传承的上师为你灌顶,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修行有成。

去找修行有成的密宗上师为你灌顶吧。

佛法问题

8. 佛法问题

大家都说得很好,不过在我的学习理解中认为,大家对因果的理解有偏见!
“谁都破坏不了因果,这点是基本常识了,连佛菩萨都不行,”我认为这是对因果理解错误。。。

    例如我杀过他,他必需杀我,但他选择不杀我了,因为他要成佛了,因为诸众生是将来的佛,所以必然能离开业力,得清净之因,成清净庄严之果。也就是说因果不虚是指一种业力漩涡,诸佛菩萨是在众生向下的业力漩涡里面把他们引导出来,进入向上的庄严清净因果漩涡中。
    因果不是必然的果,是必然的力,这种力可以透过理性,理智亦即是佛法智慧来破解,使众生在受这个力的时候,不再顺其力的方向继续往下循环,而是逐步便向善因,离开向下的业力漩涡,进入另一个向上的因果漩涡,善事创造善果,得善环境,善知识,善贵人等相助,就更容易继续为善得善,这是种善因得善果力相助。。。。